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8.他们在敬拜时极其谦卑,因为他们自认在这方面一文不值。他们敬拜我们的主,承认祂是独一神。主也时不时地以天使的形式,也就是作为一个人向他们显现;那时,祂的神性从祂的脸庞闪耀出来,打动他们的心灵。土星居民到了一定年龄,也与灵人交谈;这些灵人教导他们关于主的事,以及当如何敬拜祂,同样教导他们当如何生活。每当有人想迷惑土星灵,引诱他们不去信主,或不在祂面前谦卑自己,不去过正直的生活时,他们说,他们就想去死。这时,只见他们手里有几把小刀,似乎想用这些小刀剌向自己的胸膛。当被问及为何这样做时,他们回答说,他们宁愿死也不离开主。有时我们地球灵会因这些事取笑他们,并追问他们为何这样做。但他们回答说,他们十分清楚他们不会杀死自己,这只是从他们心智的意愿所流出的一种表象,表明他们宁可死也不愿被引离对主的敬拜。
6391.“他看安息为美好”表不思回报的善行充满幸福。这从“安居”和“美好”的含义清楚可知:“安居”是指属于天堂的事物,因而是指那些拥有仁之良善在里面,也就是行善不思回报的人,如下文所述;“美好”是指它们充满幸福。“安息”之所以表示不思回报的善行,是因为就至高意义而言,“安息”或“平安”表示主;就相对意义而言,表示天堂;因而表示来自主的良善(参看3780, 4681, 5662节)。由于“安息”或“平安”所表示的事物只在那些拥有仁之良善在里面,因而行善却不思回报的人中间,所以这些行为由“安息”或“平安”来表示;这层含义从内义上的整个思路可推知。
这个问题的真相是:只以回报为目的而行善的人绝无可能知道行善却不思回报具有如此大的幸福,以至于它就是天上的幸福本身。他们不知道的原因在于,在他们看来,幸福在于爱自己的快乐;一个人越是在这爱里面看见快乐,就越看不见天堂之爱里面的快乐,因为这二者是对立面。出于自我之爱的快乐会完全毁灭出于天堂之爱的快乐。它将这快乐毁得如此彻底,以至于人们全然不知何为天上的快乐;即便被告知它的性质,也不相信,甚至会否认。
我蒙允许通过来世的恶灵知道这一点;他们活在世上时若不是为自己,就不向他人或自己的国家行善。这种人不相信不以回报为目的的行善有什么快乐可言;因为他们以为若没有回报的目的,一切快乐就不复存在。若进一步被告知,当这种快乐中止时,天上的快乐就开始了,他们听到这话就会目瞪口呆。当他们听说,天上的快乐通过人的至内层流入他里面,使他的内层充满无法形容的幸福时,更是目瞪口呆,声称他们无法理解。事实上,他们说,他们不想要这快乐,他们以为如果他们丧失了爱自己的快乐,其处境就会极其悲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被剥夺生命的一切喜乐;他们还把那些处于不同状态的人称为简单人。那些做事带有回报目的的人和这些人没什么两样;因为他们做善事是为了他们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人;也就是说,他们在其中关注的是自己,而不是邻舍,也不是自己的国家,亦不是天堂和主,除了那些有义务为他们服务的人之外。这些就是关于以萨迦的这节经文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事。
5983.世人通过两个灵人和两位天使与地狱并天堂交流,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在来世,一个社群若不通过它所派出的灵人,就无法与另一个社群,或任何人交流。这些特使灵被称为“使臣”,因为各社群通过作为使臣的他们说话。派使臣到其它社群那里,以这种方式获得沟通,是来世的共同特征之一。我通过以下事实十分清楚这一点:使臣们被派到我这里,已有上千次了;没有他们,他们的社群就无从得知关于我的任何事,也无法将关于他们自己的任何事传达给我。由此可见,与世人同在的灵人并魔鬼无非是使臣,世人通过他们与地狱交流;而属天和属灵的天使也是使臣,世人通过他们与天堂交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